banner
言者

言者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自由,同样,每个人都有相信的自由,言你所想,信你所信,这就是对待言论的态度。

11款開源情報(OSINT)檢索工具盤點

本文轉自:情報分析師(Intelligencer1)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上存在很多開源情報(Open-Source Intelligence,OSINT)信息,其中開源是指公眾容易獲取和分發的信息或程序;情報是獲取和應用知識的能力。總的來說,開源情報就是從公開來源獲取、收集和分析信息以產生有價值情報的過程,其來源包括互聯網、社交媒體、學術和專業期刊、報紙、電視甚至某些被違規洩露的數據。

1. OSINT Framework#

image
OSINT Framework 是一個包含不同工具的網站,用戶可以使用這些工具在不同的系統和知識庫中查詢開源情報信息,包括電子郵件地址、社交媒體、域名、搜索引擎、公共記錄、文檔甚至電話號碼等。

比如用戶想了解 “社交媒體” 相關信息,OSINT Framework 就會將其細分出子部分列表,如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Reddit、LinkedIn 等,用戶可以進一步選擇子分類,其中就會包含搜索、分析、圖片、位置和存儲 / 刪除的推文等。當選擇 “分析” 後,它還會呈現推文元數據、Birdwatcher、Tinfoleak 等細分部分。

應用鏈接:https://osintframework.com/


2. Wayback Machine#

image

Wayback Machine 被稱為互聯網的數字檔案館。它用於管理、捕獲和歸檔網站在一段時間內的快照,即使原始網頁被刪除或改動,用戶仍然可以查閱曾經的網頁快照。目前,Wayback Machine 每天收到的請求數(包括查閱和存檔請求)超過 10 億次,累計已經緩存了近 7000 億個不同时刻下的各種網頁頁面。

用戶可以通過 Wayback Machine 的 “保存頁面” 服務存檔上億個網站,如果註冊了免費賬戶,還可以要求抓取相關頁面的 “外部鏈接”(outlink),並通過電子郵件接收抓取情況的報告。

當需要回溯歷史信息時,Wayback Machine 會以 “年份選擇器” 和 “日期選擇器” 的形式向用戶呈現該網站的所有保存記錄。如果想比較兩個不同網頁存檔之間的差異,可以使用 Wayback Machine 的 “查閱改動”(Changes)功能來實現這一點。

應用鏈接:http://www.wayback.com


3. Maltego#

Maltego 主要通過使用開源情報技術查詢諸如 DNS 記錄、whois 記錄、搜索引擎、社交網絡、各種在線 API 和元數據提取之類的源頭,從而發現這些信息之間的鏈接。Maltego 程序通過自動搜索不同的公共數據源來工作,因此用戶可以單擊一個按鈕並執行多個查詢,每次執行的查詢可以返回多達 12 個實體。由於該程序使用公共接口來執行搜索,因此它幾乎可以與任何具有公共接口的信息源兼容。

一旦收集到信息,Maltego 就會建立鏈接,以展現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別名、公司、網站、文檔所有者、附屬機構和其他可能對調查有用的信息之間的隱藏關係,或尋找潛在的未來問題。它可以在 Windows、Linux 和 Mac 上下載,並且預裝在 Kali Linux 中。

該程序有一個免費版本,功能有限,稱為 Maltego CE。Maltego PRO 版本主要針對專業調查人員和小型團隊的計劃,包括 Maltego One 桌面、所有 Maltego 標準轉換,以及訪問商業轉換中心(查看所有功能的完整列表)。

應用鏈接:https://www.maltego.com/


4. Have I Been Pwned#

image
Have I Been Pwned 是 Troy Hunt 創建的免費網站資源,該網站收集了大量被拖庫的數據庫,可供用戶查詢自己的個人信息是否因數據洩露受到損害。用戶只需在搜索框中輸入要查詢的姓名或電話號碼,它就會搜索洩露數據庫以查看對應的憑據是否已遭洩露。如果發現相關洩露事件,下滑頁面就可以看到洩漏的信息。

應用鏈接:https://haveibeenpwned.com/


5. Shodan#

image
Shodan 是一個專用搜索引擎,用於搜索互聯網和連接到它的不同網絡服務器。這意味著使用 Shodan,用戶就可以瀏覽其數據庫以查找連接到互聯網的設備,例如路由器、物聯網(IoT)設備、監視器、安全攝像頭、交通信號燈等。

作為一款功能強大的 OSINT 工具,Shodan 可以監控和搜索的範圍體量令人震驚。它是少數能夠檢查操作技術(OT)的引擎之一。如果沒有像 Shodan 這樣的工具,想要在部署 IT 和 OT 的行業中收集開源情報會存在很大的缺失。

Shodan 創建賬號是免費的,但是可以免費查詢到的信息少得可憐。如果要進一步查詢更多的信息,用戶需要購買 Shodan 的會員服務。除了個人版本,Shodan 還推出了小型企業版和企業高級版的收費版本,其中小型企業可掃描多達 65,536 個 IP 地址,並返回多達兩千萬個結果;企業高級版提供無限的返回結果以及每月最多 327,680 個 IP 掃描,還包括漏洞搜索過濾器和高級支持等服務。

應用鏈接:https://account.shodan.io/


6. TinEye#

image

TinEye 是 Idée 公司所開發的一個反向圖像搜索和圖像識別網站,2008 年就已經正式上線應用。它使用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神經網絡和機器學習來提供快速準確的搜索解決方案。要使用 TinEye,只需將用戶想要獲取信息的圖像上傳到網站即可。該站點將獲取有關圖片位置、來源、使用甚至更高分辨率的信息。

應用鏈接:www.TinEye.com


image

Censys Search 是一個基於網絡的搜索引擎,其創建之初的目的主要是用作學術研究,自身定位也是一個公益項目,由密歇根大學和 Rapid7 公司合作完成。Censys 官網上這樣定義該搜索引擎:“Censys Search 是一款搜索引擎,它允許計算機科學家了解組成互聯網的設備和網絡。Censys 由互聯網範圍的掃描驅動,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找到特定的主機,並能夠將設備、網站和證書的配置和部署信息創建到一個總體報告中。” 像 Shodan 一樣,它會在互聯網上搜索服務器以及聯網設備。此外,它還能夠識別聯網的工業控制系統和平台。

應用鏈接:https://censys.io


8. BuiltWith#

image

BuiltWith 是一款用於發現流行網站構建技術和編程語言的工具。它是一個網站分析器、商業智能(BI)、潛在客戶生成和競爭分析工具。BuiltWith 還會生成一個網站使用的已知 JavaScript/CSS 庫(例如 jQuery 或 Bootstrap)的完整列表。此外,該服務還提供安裝在網站上的插件列表、框架、服務器信息、分析和跟蹤信息等。在實際應用中,如果將 BuiltWith 與 WPScan 等網站安全掃描程序結合使用,可以讓安全人員更容易發現影響網站安全的常見漏洞。

應用鏈接:https://builtwith.com/


9. Nmap#

Nmap 是一款免費的網絡和端口掃描器,用於發現在網絡或網站上運行的服務操作系統、主機和開放端口。它在 Web 上可用,並且在大多數常見操作系統上都能被支持。

Nmap 的功能包括:

・主機發現:識別網絡上的主機;

・端口掃描:枚舉目標主機上的開放端口;

・版本檢測:詢問遠程設備上的網絡服務以確定應用程序名稱和版本號;

・OS 檢測:確定網絡設備的操作系統和硬件特性;

・腳本交互:使用 Nmap 腳本引擎(NSE)和 Lua 編程語言。

應用鏈接:https://nmap.org/


10. Recon-ng#

image

Recon-ng 是一款基於 python 開發,通過命令行來操作的信息收集工具。Recon-ng 可以進行 DNS 信息收集、域名信息收集、郵件信息收集、結合搜索引擎進行信息收集,是一個功能強大的 Web 偵察框架。

Recon-ng 採用模塊化設計框架,具有許多內置功能,使得即便是最初級 Python 開發人員也可以創建公開可用數據搜索並返回良好的結果。開發人員無需編寫 Recon-ng 腳本來執行搜索,只需選擇他們希望其執行的功能,就可以在幾分鐘內構建一個自動化模塊。

應用鏈接:https://bitbucket.org/LaNMaSteR53/recon-ng


11. The Harvester#

image

The Harvester 是一款開源情報工具,用於收集有關電子郵件、網站、子域、開放端口、虛擬主機等信息。The Harvester 使用的來源包括流行的搜索引擎,如 Bing 和 Google,以及較少見的搜索引擎,如 dogpile、DNSdumpster 和 Exalead 元數據引擎。它甚至可以利用 Shodan 搜索引擎來尋找已發現主機上的開放端口。

The Harvester 無需任何特殊準備即可訪問大多數公共資源。但是,其使用的部分功能需要 API 密鑰。此外,用戶的使用環境中還必須有 Python 3.6 或更高版本。

應用鏈接:https://github.com/laramies/theHarvester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hIcmJK0ozuNkQH3t10i6pQ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